有关温室效应毁灭地球的争论
(一)欧美的“环保意识”高低
不久前同一个在国内能源口工作的同学聊天,提到混合动力车时,对方一如既往地批评美国人车大房大的浪费。我们也经常会听到欧洲人环保意识强的评论,京都协议正式生效,更进一步证明了美国人重消费(浪费),欧洲人重环保的观点。证据当然不算少:欧洲国家汽油贵,住房小,汽车小,公共交通发达,支持京都协议……假如来一次全球民意调查,欧洲人(算上加拿大日本澳洲等等也可)的声誉肯定远远高于美国人。
然而,今年初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的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2005年世界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ESI)研究报告》却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这个流行观点。这个不定期发表的研究报告,运用污染级别,国家环保政策以及国家自然环境承受力等21个指标对世界各国的环保现状及发展方向作出评估。
结果是在以欧洲国家为主,外加美加澳洲日本墨西哥等OECD组织30个国家当中,美国以52.9分排第17位,居中。比美国名次低的国家,虽然包括波兰,捷克,匈牙利这些东欧国家,但也包括英国(排名第20),希腊(21),意大利(22),西班牙(23)和比利时(28)这些西欧国家。即便是排在美国之前的国家,除去第一名芬兰(75.1分),挪威(73分)大幅度领先其他国家外,法国德国冰岛这些国家同美国仅仅是1-3分之差,说明美国的环保同欧洲大陆其实是难分伯仲的。美国的排名,大大超出欧洲人的想象,而以环境保护自豪的欧洲,很多国家是“环保矮子”,这让不少欧洲人大受刺激。
以英国为例,尽管由于指标计算的方式发生变化,使其在世界的排名比2002年骤然上升了24位,但仍然在欧洲国家里位居中下,并排在美国之后。欧洲最差的比利时只得了44分。英国排名靠后主要是土地的大量退化,许多城市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将钢铁等污染型的工业生产转移到海外。报告作者之一,耶鲁大学埃斯蒂教授指出:“虽然巴黎和罗马的大气污染要比伦敦严重得多,但是同美国的洛杉矶或者是休斯敦相比,伦敦的大气污染实在是太严重了”。美国能排在欧洲的中游,主要得益于“具有世界一流的水质”,大气污染的治理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美国落后欧洲的部分是温室气体和垃圾排放量。
由此看来,笼统地讲“环保”,美国做得一点不比欧洲差,但为什么人们的观念却明显偏向欧洲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垃圾和废气排放量大,这两个指标恰恰反映了“吃得多拉得多”的美国生活方式,而后者又是世人批判的靶子。
德国人的车每加仑平均能开29英哩,法国,意大利,丹麦是33。美国人只有20。欧洲人每户家庭住宅面积是1000英尺,仅相当于美国1950年的水平。美国人2004年家庭平均住宅面积是2300英尺。然而这些是否就说明欧洲人排放少就是环保意识强,就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呢?不见得。
2004年,丰田在美国卖出26000辆混合动力车,在西欧只卖出8500辆。当年美国消费者一共购买了85000辆混合动力车,欧洲人只买了2万。美国新车销售里混合动力车比例是欧洲国家的两倍以上。丰田今年美国的销售目标是25万辆PRIUS,而欧洲只有1.5-2万辆。美国人对省油的混合动力车比欧洲人更感兴趣。
1995年欧洲新车销售只有1%是SUV,2004年达到5%,专家预计2008年为7%。当欧洲人开始大力游说并签署京都协议的几年里,SUV的销售却增长了五倍,大大超过了同期美国社会SUV的增长速度。今年初,奔驰汽车公司隆重推出第二代M级SUV汽车。非专业人士会感到奇怪:这型油耗高,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生产,三分之二将在美国销售的SUV,首发式却不在美国,而在法国南部小镇。除了奔驰厂史之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厂家在欧洲SUV增长势头鼓舞下,认定当地法国富人区是未来SUV的重要市场。
总体上讲,欧洲人的车平均比美国车小也更省油,但这不等于欧洲人比美国人更环保,否则就无法解释欧洲人不知道地球要完蛋时不买SUV,知道地球要完蛋,京都协定也签了,反倒学美国玩起SUV了。其实稍微有一点历史地理常识的人就知道,美国地广人稀欧洲人多地少;美国人口分散,欧洲人口集中,公共交通比较容易在后者普及;美国城市是随汽车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欧洲城市是历史延续;美国街道宽,欧洲街道窄;美国的单行线是疏导交通,欧洲城镇的单行线有时真就是羊肠小道,宽度只够走一辆微型车;等等。欧洲人不是愿意开小车,而是不得以,这同纽约人不买车并非是因为环保,而是环境所迫一个道理。
根据纽约交通局数字,SUV占纽约家庭用车不足4%,56%的家庭没有汽车。2000年人口普查,纽约800多万人,其中骑车上班的1%,步行上班占11%,坐公交车的55%。纽约家庭住房平均面积800尺,比欧洲人还小。再看原因:纽约车保险平均$1600,宾州不到500。宾州晚上停车不花钱,纽约要再租个停车位又要几百,否则没地方停车。就算能停在马路牙子上,那也是“帮婆吐帮婆”,SUV不好见缝插车。曼哈顿一套800尺的公寓是50-100万。所以不买车买小车,是因为养车的巨额成本和公共交通的便利。
奔驰生产一种Smart小精灵车,只能坐两个人,每加仑可以跑50英里,售价也不高:一万欧元。但是小精灵投产几年却年年亏本,因为买者寥寥,害的奔驰走投无路打起向美国推销扩大产量的主意。可惜由于欧元升值,奔驰最终放弃了B型车和小精灵的美国计划。看来在经济能力许可,路况允许的条件下,欧洲人也是拣大车开,不去开小精灵,尽管后者更省油更环保。
澳大利亚权衡利弊,不希望像英国80年代那样将烧煤改成烧气,拒绝了京都协议。高税收高物价的加拿大,汽车尺寸同美国人一样,新车中SUV比例高达17%。加拿大新建房屋平均面积是2000英尺。根据两国能源部数字,美国去年原油消耗是每天1900万桶(BBL/D),同期加拿大是每天230万桶,加拿大(3200万人)的人均原油消耗比美国(3亿)多10%。但是正如人们心目中的欧洲是环保模范一样,澳洲加拿大声誉也不错,没有谁用澳洲拒绝京都协议,加拿大人开SUV住大房子来说事。显然在环保问题上社会对美国存在一种偏见。
人类生产发展的前提是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需求没了,大家都满足坐椅子,沙发的生产也就没必要了。当然,拥有少但需求更少的人也是幸福的。但是椅子下面还有板凳炕头,少到那里是底呢?60亿人,每人每天用手纸就是好几百亿张纸,按纸浆换算一天就要消耗上万棵大树。
每个人都是消费需求台阶上的一员,上下是相对的。盖茨住几千万的房子不等于他不环保;欧洲人开小车,纽约人不开车,不等于他们的环保觉悟高。
(二)科学与流行观点
四月一号,媒体经济新闻发表了一条几年前可能被误认为是愚人节消息的消息:由于发电机、电池、车闸等问题,奔驰召回一百三十万辆轿车。与此同时,四月的汽车杂志《Automobile》有一篇评论欧洲车质量下降的文章,其中谈到德国驾车人协会进行的一次调查。针对“你心中的好车”这个问题,三十三个厂家中,前十名有八个在欧洲,前五名全部是德国厂家,依次为奔驰、宝马、奥迪、大众和宝时捷。日本厂家除丰田排第十位,其余不是二十以后就是垫底。
另一个问题:“作为消费者你最满意的车”,结果却完全相反:前七名全部是日本牌子,在“好车”里排31位(倒数第三)的速霸路,德国人的满意程度仅次于丰田排第二位。相反,除了好车排第五的宝时捷满意度降到第八外,其他德国(欧洲)牌子排名都一泄千里,惨不忍睹:宝马从第二跌到第十一,奥迪从第三惨跌到第27,大众从第四跌到第31,而德国人心目中的冠军奔驰,竟然成了倒数第二,满意程度只勉强“震住”英国路虎居第32位。
两个问题答案迥异并不奇怪。“满意”与否是相对狭义的定量概念,主要是顾客对质量性能的期望,必须有一定的事实和数据支持,比如修理次数的多少。而“好车”与否是一个内涵比较广的笼统概念,含有定性的成分。除了性能好质量高,还含有诸如文化背景,上层身份社会认同等等因素,是一种可以在买车之前就形成的流行观点。当大家都认为奔驰是地位的象征时,就容易形成“好车”的共识。《汽车杂志》认为奔驰汽车的广告推销部门比制造部门干的出色,他们在质量连续下降的情况下仍然成功地把“奔驰是地位的象征”变成了一种毋须过多留意具体事实的流行观点。
社会上有不少观念同德国人的汽车调查相似,“地球要完蛋”是其中之一。地球完蛋的起因很多,有宗教末日说,严寒说,核大战说等等,最新的版本是温室效应威胁地球说。它自80年代诞生,90年代发展,到今日的家喻户晓,来势够得上“凶猛”。
麻省理工学院(MIT)气候学家Richard Lindzen在谈到如今风靡全球的温室效应时说:如今“地球变暖”几乎成了一种宗教(Globalwarming as a religion),你毋需研究理由,做自己的分析判断。有疑问只需一句“科学家们已经证明了”就全打发了,就像一切都可以最终都归于上帝一样。
“温室效应会毁灭地球吗”?这个问题同“什么是好车”相似,涉及背景比较广泛。社会思潮,以往对大气污染水源污染等环保问题的态度都可能左右问题的答案。如果具体到“有那些科学证据证明温室效应会毁灭地球”这类问题,则需要有定量的具体科学事实来决定答案。
同Lindzen宗教比喻相对照,长期在美国REASON杂志科学专栏担任记者/编辑的Ronald Bailey提出一个认真的问题:地球变暖到底是科学,还是流行观点(conventional wisdom) ? Bailey把十五年来的报道摆出来一看,不仅发现哥白尼马寅初们不在少数,给出的相反证据更是针锋相对。别说是地球完蛋不完蛋,连到底地球现在是变暖没变暖,这位科技专栏作家都承认无从判断“真伪”,老百姓似乎本更应该是一头雾水了。但情形恰恰相反,无论是媒体,政府还是老百姓似乎很“明白”:地球正在变暖并将最终毁掉地球。
Bailey认为,“地球变暖”的确存在某些科学证据,但还不足以形成科学结论。目前的地球完蛋说,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或一系列)流行观点,后者除科学依据外还受其他社会因素左右。Bailey指出当一种概念变成了流行观点,有关这种概念的研究成果就更容易被媒体接受发表,与之相反的意见则比较难于发表,于是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流行观点。
好莱坞的科幻影片《后天》,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了地球末日的恐惧。主流媒体对温室效应几乎一面倒的立场,效果同莱坞大片差不多:“科学家说今年是地球最暖和的一年”;“成百上千的科学家的研究证明地球变暖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未来100年地球将升温5度,海平面将上升300尺”;“科学家认为今冬的严寒是温室效应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照片:北极冰川融化!”;……等等等等。在这种大气候下,“Everyone knows global warming is real”,而地球变暖的后果就是人类毁灭,这是被科学家证实了的”。
Lindzen博士认为,现在对温室效应的宣传,几乎能同当年戈培尔的宣传相提并论。他在国会作证中对自己的行业自嘲道:“老实对您讲,气候学在科技领域是冷门儿,有本事的学生几乎从不涉及。现在地球上一直在从事气候研究的科学家屈指可数,所谓的‘成百上千’完全是媒体的误导”。Lindzen博士还指出当年在纽约时报刊登支持京都协议的70个科学家,不仅其中大部分不是气象学家,而且这些科学家们支持京都协议的很多前提条件,比如大力开发核能等,在刊登时都被删除了。媒体大谈特谈的所谓极地冰川融化,也是在欺负公众的科学知识不够。对气候的研究本身没有错,很多结果也是有益的。但是,这些结果被那些耸人听闻的环保人士一过滤,再经媒体放大,便形成了地球要完蛋的旋律。
科学研究结果是产生京都协议的依据,然而这些结果中还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可是当今社会,已经被人多势力大的流行观点所左右,争论的焦点已经不再是预测未来100年的科学模型是否正确(很多科学家认为是不正确的),而成了这些结果是否存在那怕一点点的可能。Lindzen博士无奈地承认:“相对于可能性而言,你很难证明一件事物完全不可能”。
既然你不能证明地球不会最终完蛋,那么地球就要完蛋。于是一个科学研究话题演变成一个个的流行观点:你承认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那你就承认了地球升温!你承认地球变暖?那你就承认了人类排放造成了地球变暖!
美国有一位著名畅销科幻小说作家麦克奎藤Michael Crichton,其作品特点是以科学事实为基础表达自己的某些观点。作为哈佛毕业的博士,Crichton本人具有很强的科学背景。他既不是反环保人士,也不是大资本家的说客,更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美国何炸麻(祚庥)。他最出名的作品,包括1971年的《人间大浩劫(The Andromeda Strain)》和后来的《侏羅紀公园(Jurassic Park)》系列,讲的都是人与自然和物质的关系,包含了人类不可以为所欲为的主题。
不久前,Crichton发表了他的最新惊险科幻小说《State of
Fear》,首次就印刷了一百五十万册。然而,让环保人士大跌眼镜的是,奎藤的新作仿佛同他以往的“立场”大相庭径,书中通过讲述一个环保极端人士用制造恐怖事件来证明地球要完蛋的理论的故事,阐述Crichton对现在有关地球变暖流行观点的反对意见。他在BBC采访中说:几年前他观了一篇有关地球变暖的文章,发现里面根本无法自圆其说,这激发了他后来几年对有关资料报道的研究兴趣。他人为,现在所谓的温室效应地球变暖已经成了一种毋需科学资料证实的信仰。他希望通过小说向公众展示,被媒体充斥的社会是如何制造出一种流行看法的。
奎藤的书刚出来,就成了流行观点的“牺牲品”:现在你同意布什的立场啦?!在某些人看来,你同意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就等于同意地球要完蛋,就等于同意布什是大坏蛋;反之,你不支持京都协议,不同意地球要完蛋,那你就是布什一伙的,就是石油资本家的代言人。
REASON杂志的Ronald Bailey感叹道:“十五年来,我目睹了气候学变得越来越政治化。多数报道都认为是人类燃烧造成的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化。实际上相关报道充满了矛盾,只是后者很少被主流媒体当作重点”。
英国能源环境杂志编辑,University of Hull的Sonja Boehmer-Christiansen博士也指出:京都协议是被绿色环保理想主义者驱动,被某些新兴能源工业的利益以及联合国欧盟的官僚集权利益所助长,通过选择性地使用有关科学数据来做证据而产生的,对人类是一种误导。
科学最大的讽刺是研究被流行观念左右,最大的悲哀则是研究被政治化。
(三)我们生活在冰河时代?
“如果冰河时代是指漫长寒冷的、冰川间隔进行扩张和收缩的时期,那么我们现在仍然生活在其中。现代地球温暖的气候不过是冰川演变之间的暂短时刻。”--美国伊利诺伊州立自然博物馆。
主流媒体在报导温室效应时,通常不从上述大环境入手,而是着眼小坐标:过去XX年的数据说明,地球变暖是一个不争事实。除非我们有所作为,比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否则地球就要完蛋。他们喜欢强调(或至少暗示)科学家们对此是有“共识”的。
事实远非如此。不久前美国一位飓风科学家Chris Landsea从联合国气候研究小组辞职以示抗议。Landsea认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气候变暖是导致2004年美国多飓风的原因,可是该课题的领导人却要科学家得出“今年美国的飓风是由于地球变暖引起,并且这个现象将会持续下去”的结论。
Landsea仅仅是很多不认同温室效应威胁地球的气候学家之一。前文提到MIT的Lindzen博士,以及佛吉尼亚大学的Patrick Michaels博士,亚立桑那大学的Robert Balling教授,David G.Aubrey,Nathaniel B.Guttman, Hugh W.Ellsaesser,Roger Pielke,Michael Garstang等等46位在美国大学,国家以及私人研究机构从事地球气候研究的科学家,曾经联名发表《大气学家关于温室气体导致地球升温的声明》:“……作为独立的科学家,由于有关温室效应导致地区变暖是基于不确定的假设和没有被现有数据证明的计算机模型,我们无法同意有关地球变暖的预测……。”加拿大、英国也不乏气候学家质疑温室效应理论。
地球到底是否在变暖,是否是人类引起的,是否会导致人类灾难,这些问题在科学界始终有争论,从来没有过什么共识。
以科技专栏记者/编辑Ronald Bailey所引述的报导为例,北极事务基金会(Arctic Council found)曾经发表过一份“北极气候变化报道” (Arctic Council Assessment),根据八个国家300个科技人员在过去四年的观察,发现北极地区温度上升是其他地区的两倍,冰层变薄。该结论同计算机预测“温室效应使极地温度升高更快”相吻合。
然而,阿拉巴马大学的气候学家John Christy却认为,《北极》报告的结论不对,因为其依据仅仅涉及最近几年这个短暂时期。北极在过去一百年里最暖的时候在1937和1938年,而且北极在1917年到1937年之间,其变暖速度比过去50年还高两倍。1940年之后北极气温下降,冰层变厚。1970年以后北极确实又开始变暖,但到八十年代又几乎停止。John Christy甚至引用北极气候评估报告里23页给出的数字证明了这一点。他认为地球北部某些地区温度上升是他所谓大气候变化(Great Climate Shift)理论里面30-40年周期的太平洋周期振荡(PDO)造成,而非温室效应。
“北极报告”又指出:1979年到2002年,格陵兰岛夏季冰层融化增加了16%。但是就在北极报告发表前不久,科学杂志《气候变化》发表了美国拉莫斯实验室Petr Chylek等的研究结果:1987年以来,格陵兰岛的平均气温以惊人的速度下降了2.2摄氏度。他们还发现,格陵兰夏季温度(导致冰层融化)在过去50年里并没有持续明显升高,而是有高有低相互抵消。显然这两个报告出现矛盾。但是,之后发表的“北极报告”并没有引用上述《气候变化》的数据,也没有对为什么会产生相反数据和结论做任何说明。
《自然杂志》主办的一个研究结果,将南极地区的磷蝦减少归于温室效应:因为冰层减少,生活在冰层下面的磷蝦食物海藻减少。同时有数据表明南极温度在过去50年里上升了2。5度。而另外一些研究报告却指出,南极虽然夏天温度高导致冰层在70年代初期迅速减少,但是自1979年以来冰层却是稳步增加的(只是还没有恢复到1970年前的水平)。同时,在南极半岛以外的大部分南极地区,自1960年以来平均气温是下降,而非升高。
另外,根据John Christy的资料,70年代以来,地球每12年升温0.08度。北极升温0.39度,但是南极却下降0.12度。按照这个速度,本世纪地球将升温0.8度,同上个世纪的0.6度没有大区别,既不是什么危机,更不能说明是人类排放二氧化碳的影响。LINDZEN博士更大胆:“我敢打赌,未来20年的气温比现在要低”。
联合国发表的“国际气候变化报告”(IPCC)是京都协议支持者最主要的理论依据。这个十一位科学家撰写的报告里的确对某些气候现象达成共识:1、过去100年里地球中值温度上升了0.5摄氏度;2、地球二氧化碳含量在过去200年里上升了;3、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可以导致地球气温上升。
然而,该报告的撰写人之一,MIT的Lindzen博士在国会证词中指出:“报告从来没有要求全部11位科学家要一致意见,而是表达各自意见。IPCC报告的几位领导人,Sir John Houghton,Dr.Robert Watson and Prof.Bert Bolin从来没有进行过正经的气候研究,他们都是环保积极份子,因此报告本身的调子同他们的兴趣直接有关。IPCC报告的原文本来是纯学术性的,有不同观点,却没有任何一致同意温室效应理论威胁地球,或者人类是导致气温升高的内容。但是UN的概要却是联合国选择的官员或“政客”为制定政策而撰写的。概要部分根本就没有经过撰写本文的科学家过目签字,其内容并不符合报告本身。比如原文明确有某些现象‘的数据概括时间范围太短,不足以说明长期趋势’,比如“这种估计的准确性仍然受到其他预测,包括地球内部变化,自然和人为因素,以及气候对外界的反应的准确性的限制。”等一系列不同观点和前提说明,在概括中要么只字未提,要么加以修改。概要反映的不是原报告中科学家的共识,而是京都协议签署国家官员和联合国官员的共识。”
科学界对温室效应威胁地球的反对意见可以不全面地概括为如下几点:
一、现有模型的数据包含的时间太短。地球变暖是复杂的,要研究温室效应必须研究地球有资料以来75万年的气候变化。
历史上地球一直是在有规律地产生冷暖间隔,大间隔里又套着小间隔。过去75万年里,每10万年是一个冰期,中间有1.5-2万年的暖期。而过去1000年里出现了1350-1850间这个小冰河期,1850年以来地球变暖是小冰期结束的自然过程。如果以更长的时间坐标,上一次地球开始变暖是1.8万年前,因此我们正接近结束暖期而进入下一个冰期。
国家海洋大气局的图表指出:虽然近150年地球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但是这种增加从一万八千年前上一个冰河期结束就开始上升了。从长期坐标看,目前二氧化碳是历史上比较低的时期。另外一份图表说明,地球二氧化碳从1750年开始就以相同的增长率增长到1950年。而地球过去100年里温度上升,大部分是1940年以前,而那时恰恰还没有普及汽车,也没有冰箱,人类开始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是1950年后。
与长时期二氧化碳增加相比,地球温度是不规则起伏,长期看并无明显增加。哈佛-施密斯索尼天体物理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CfA)同其他两所大学的二氧化碳中心气候研究中心,结合过去100多个研究课题,对过去一千年的冰川变化、珊瑚、地岩沉积层、化石、树木森林、河流、花粉、年轮数据进行研究之后得出结论:现在我们生活的气候,既不是历史上最热的时期,也不是气候最无常的时期。该报告结论发表在2003年四月分的能源与环境杂志,其中注有“公元950-1100年,地球比现在暖和”。
二、地球变暖或变冷受太阳的放热的周期性变化、地壳运动造成的大陆架及海洋分布、地球偏心矩、以及地球表层及海洋吸收能力的影响。
但是媒体却给人一种“温室效应是地球变暖的唯一祸首”的印象。即便是单独讨论温室效应,媒体也基本不向公众转达这样的信息:1,温室效应对地球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它现在地球要降温18摄氏度;2,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是水蒸气,它造成的温室效应达80-95%(根据不同研究数据);3,二氧化碳只占温室气体的10-14%,而这其中又有85-97%是自然界产生的。
因此人类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实际上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极为有限(0.2-0.3%)。大气物理学家Fred Singer计算,如果京都协议能够达到目标,温室效应可以减少0.03%,对2050年地球气温的影响是区区0.05度。
很多支持温室效应理论的学者,著作中的图表仅仅包括5-6种温室气体,这样二氧化碳就占了极大比例,给人的印象不言而喻。相反,如果包括水蒸气,各种惰性气体,再区分一下人工和自然,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本来是微不足道的。
三、自然界所有物质都有循环,二氧化碳循环就是一例。正常情况下,自然界一直在通过光合作用,土壤有机物等等来吸收二氧化碳。土壤中有机物越多,越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遗憾的是,过去100年里地球的农田草地遭到很大破坏,现有农田由于化肥的使用有机物越来越少。美国早期农田有机物含量是3-8%,现在下降到0.7-2%,有些地区只有0.01%。一方面是二氧化碳吸收下降,另一方面是化肥在氧化后又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南德州大学同美国农业部的一项研究表明,假如美国所有农田增加1%的有机物,每年就可以吸收46亿吨二氧化碳,占人类排放的60%。这说明即便是二氧化碳罪该万死,挽救地球也并非只能减少排放,还有其他更积极的办法。
四、即使没有温室效应,单单“热岛效应”就足以给人地球变暖印象。
由于热岛效应,固定地面站测的温度在未来100年会越来越高(城市温度高于乡村就是热岛效应)。在美国的研究为了避开热岛效应,曾经研究了63个空中气象观测点自1958-1996年的数字,以及1979-1997二十年里卫星红外数据,发现很多联合国IPCC报告中涵盖的地区,温度从79年以来还略微降低。
五、2001年Lindzen博士在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美国气象协会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介绍了水蒸气反馈机理。他的研究结论是:热带地区的云层同地面温度成反向作用:地面升温水汽层收缩,云层对长波辐射的屏蔽效应减弱(增加长波辐射),从而导致温度下降。这种负反馈作用将把目前计算机模型中的正反馈抵消有余,而目前预测未来温度的模型里没有考虑这个因素。
美国前议员、克林顿政府负责地球事务的助理国务卿Timothy Wirth1990年曾经大声疾呼:“我们必须要对付地球变暖这个问题。即使温室效应(毁灭地球)理论是错的,我们的行动也是正确的。”这是环保还是恐惧?
如果多看一些上述相反意见,了解到有观点认为地球还处在“冰期”,我们或许可以少一些对温室效应的恐惧。
(四)京都协议:盛满清水的酒缸
1984年一辆120马力,2900磅重的尼桑MAXIMA,每加仑油可跑20英里。2005年的MAXIMA重3600磅重,265马力,每加仑跑29英里。长远看,人类对环境会越来越重视,技术会越来越先进,从电厂到汽车能源效率会越来越高。然而要达到这些目标不是靠京都协议。京都协议只有政治意义,没有环保意义。
如果对温室效应有什么共识的话,那就是争论双方都心中有数:京都协议徒有光华外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如果有也是欺骗公众,误导民意)。其一,地球变暖仅仅是一个还没有被证实的理论(假设),以此产生的协议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其二,即便你相信计算机模型的预言,京都协议也无法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挽救地球。
你或许以为,即便京都协议达不到环保人士所谓“非下降60%不足以挽救地球”的标准,但毕竟是个良好开端,温室气体少一点总比多一点强。这是天大的误解,到京都协议终止的201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同有没有该协议根本无关。
根据协议,2012年欧洲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将比1990年下降8%(其中英国下降12%,德国下降17%);日本和加拿大下降6%。多数国家没有减少排放义务。现在我们略微分析一下那几个屈指可数能降低排放的国家为什么降低,何时降低。
京都协议从1995年起陆续讨价还价,1997年签署草案,但排放基点不定在95年或97年,而是1990年。1990年是欧洲历史上排放最多的年份之一。从1991年开始,德英等国排放量大幅度下降,这些减少的排放本来同京都协议压根儿无关,但是却能给人一种欧洲执行京都协议为挽救地球而牺牲自己减少排放的假象。
德国2002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比1991年下降了14%。然而早在京都协议还没开始谈判的1994年,德国排放就已经比1990年下降了7%。这是因为德国统一后,东德工业因不符合环保指标没有经济效益被关闭了很多,保留下来的苏联式傻大黑粗企业也不断按西方标准进行技术改造,因此整个90年代德国的废气排放骤然下降,根本原因是以包含了东欧解体前的高污染高排放作为起点。这些东德企业有没有京都协议都必须关停并转改造,否则就没有经济效益。正因为如此,德国几个不同领域的废气排放中,工业排放是唯一下降明显的。其他三个领域下降甚微。而公共与私人运输交通“东德效应”极少,排放量反而增加了5%。德国家庭排放在1995-96年也一度超过了90年2%。
这一点可以从能源效率进一步得到证明。1991-2002年,德国工业的能源效率提高了12%,这几乎全部受益于改造东德企业。与此同时,德国人的家庭能源利用率却下降了1.5%。可见德国人在家里排放享受照旧,没有因为京都协议而提高能源利用率。
再以英国为例,1990-2000英国二氧化碳从排放量下降了7.5%。但是,其中的四分之三(5.5%)是1995年以前就完成的。撒切尔的保守党在七八十年代为了治理英国大气污染,在私有化过程中不惜镇压英国煤矿工人,强行将发电厂逐步从烧煤改成烧天然气等“清洁燃料”。其结果歪打正着,造成了进入90年代英国温室气体排放大幅度下降。
英国在1990-2000十年间,公共商业服务排放从14.3单位下降到13.3(-7%),工业排放从37.7只下降到37.0(-1.8%),但是交通从31.8上升到33.3(+5%),英国家庭排放量从21.6上升到23.5(+9%),抵消前两项还有余。那么下降是从那里来的呢?是发电厂排放。由于煤炭使用减少一半,英国电厂排放从54.1下降到41.0(-24%)。所以英国十年来平均排放下降8%,基本是由于八十年代煤改气导致电厂排放下降的结果。
由此可见,德国英国还没签订协议,二氧化碳排放已经大幅度下降,并非是因为要“挽救地球”,有没有京都协议,德国人都必须改造东德落后企业,英国人都必须治理大气污染。而当英国的煤改气接近尾声时,当东德工业改造接近尾声时,他们的排放量下降也变缓甚至停止了。
2002年以后,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除了加拿大废弃排放继续上升外,其他国家基本变化不大。华尔街日报最近刊登了德国著名的DIW研究所的报告:德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自1995年以来的下降速度不断递减,到2004年如果考虑温度因素,排放量已经持平。DIW认为德国有达不到京都协议指标的可能。与此同时,2000年之后,英国每年的排放量也下降甚微,在2004年甚至比上年增加了1.5%,当年的排放量是工党1997年执政以来的最高记录,BBC报导同样有人担心英国无法达到目标。没有了“东德效应”,没有了“煤改气”,再降低排放短期当然只能是降低生活标准,于是欧洲人就不干了。
纵观欧洲北美的统计数字,废气排放几乎永远是同经济好坏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好,排放就多,反之排放下降。当欧洲因“东欧效应”,英国环保等导致排放下降的因素不复存在之后,京都协议的负面作用就开始出现了。英国开始抱怨当初的配额太少,俄罗斯人开始担心一旦经济起飞,不仅没有了卖指标的赚头,反而还可能妨碍未来发展。丹麦Academy of Future Studies院长,经济学家Martin Agerup博士认为,京都协议特别对俄罗斯这样有极大发展潜力同时因人为因素起点很低的国家妨碍很大。英国白金汉大学Julian Morris也认为,京都协议未来除了会减低欧洲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外,本身却不会有多大正面效果。
对那些没有“东欧效应”,没有“煤炭改造”的国家,是不是就货真价实减少排放了呢?否!以欧洲为例,平均8%的指标,全球GDP第三,第五的德英两国“承担”了12%和17%(这里承担一定要打引号,因为13%,18%的下降并不是因为有了京都协议),其他国家,东欧不必减少,西欧2002年于1990比较,意大利排放增加11%,爱尔兰增加44%,希腊增加30%,西班牙增加43%,……,法国则由于即无油也无煤,80%靠核电,排放基本持平。2002年比2000年增加3.8%,比1990年增加1.5%。再看看加拿大,最终促使加拿大签署京都协议的是欧洲人妥协,承认森林农田吸收二氧化碳,可以用来抵消排放量,同时各国排放治标可以相互买卖。以加国辽阔的国土,区区3000万人口,这是一个不小的优惠。
尽管如此,由于森林还是不够抵消排放的增加,加拿大仍然可能达不到目标。加国二氧化碳排放从1985年的319757(千公吨),1990年的416500,到2002年的517157持续不断上升,2002年已经比1990年高出24%!超过同一时期美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上升21%的幅度。尤其是2000年以后,美国增长极少,而加拿大则又上涨了5%。可见,任何国家都以发展经济保证国民生活为上上原则,活人还能让协议给憋死?该排泄就得排泄。也难怪1997年克林顿根本不敢把京都协议送国会签署:美国参院95-0拒绝了高二哥副总统有关参加京都协议的提议。
其实欧洲人心里同美国人一样明白:地球不会完蛋。否则欧洲人就不会死缠烂打非要美国签字画押,而是赶快把1000尺住房还换成800尺,把奔驰换成丰田,替美国把指标填上,无论如何这样总比做美国佬陪葬大家同归于尽强。
回到本章开头,京都协议的“政治意义”却是巨大的。这个“意义”让我想起儿时的酒缸故事,改编如下:160个人签署了酒缸协议,说是为了这个那个,大家都来献酒。可是多数人没有义务,带酒全凭自愿。那谁去当冤大头呀?一缸子酒多我一壶不多少我一壶不少,于是都带的是水。少数有义务必须带酒的,非说我家有烧饼少许,这些烧饼您不能不作价呀?我拿烧饼抵酒!结果酒缸协议不得不修改,这几位家里小康有烧饼的也不用带酒了。最后剩下俩仨,说是酒缸协议以前我们已经为大家提供不少酒了,那些不能不算数吧?得,也免了。终于一天,酒缸协议生效,大家伸舌头一尝,一缸子清水!众人纷纷诅咒发誓:我没骗人,我带的可是酒!大眼瞪小眼之后,众生一起怒斥一个叫美利坚的:你家酒最多,偏偏不拿出点来,就因为你不原意那7%的配额,这缸子清水就没了酒味。
这最后的怒斥才是京都协议的唯一“意义”所在。
04-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