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EOCLIMATE: More
Climate Wackiness in the Cretaceous Supergreenhouse?
Richard A. Kerr
Science 11 January 2008: 145
http://www.sciencemag.org/cgi/reprint/319/5860/145a.pdf
研究显示,即使在海平面很高且海水表面很暖和的白垩纪时期(距今1.45亿年到6500万年前,热带地区海面温度超过97华氏度,如今为84华氏度),这一地球历史上最为温暖的时期之一,也存在着冰川。人们一直以为,在这些极端温暖的时期,地球的两极通常是没冰的。研究人员披露,在距今20万年前的白垩纪最热时期,即在一场极端性全球暖化的事件当中,当时地球上的冰川仍多达现代南极冰原的一半大小。过去有人曾经提出,在这一时期,地球上存在冰川,但有关数据的说服力不足以推翻传统观念。如今,André Bornemann及其国际性研究团队将海洋石灰石的信息与用温度指数测得的海洋温度及冰容量相结合,从而证明当时地球上存在短时期的冰川。本文作者提出,当时地球的南极有冰原存在。
来源:科学时报
Climate Change,
Deforestation, and the Fate of the Amazon
Yadvinder Malhi,
J. Timmons Roberts, Richard A. Betts, Timothy J. Killeen, Wenhong
Li, and Carlos A. Nobre
Science 11 January 2008: 169-172.
Published online 29 November 2007 [DOI: 10.1126/science.1146961] (in Science
Express Review)
http://www.sciencemag.org/cgi/reprint/319/5860/169.pdf
亚马逊的森林生物群区是我们地球上最宝贵的生物宝藏之一,同时它也是地球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这个世纪,它面临着森林砍伐和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双重威胁。本文总结了部分最新的发现并思考了这些威胁,探索了这些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其中人类居民的关系,并指出了亚马逊未来发展的一些可能。本文也讨论了一些筹措资金保护亚马逊森林的新建议。
Nature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51/n7177/full/nature06505.html
密西西比河入海无机碳增加由人为因素造成
溶解的无机碳从河流向海洋的流动,是联系陆地和海洋碳库的一个重要的净流量。现在,在Carrollton 和 Algiers城的水处理厂获得的关于重碳酸盐含量的时间跨度长达100年的测量结果,被用作关于密西西比河水及碳流量的一项研究的基础。以前的研究工作
显示, 在过去50年里,由密西西比河输送到海洋中的溶解无机碳(大部分是重碳酸盐)数量有显著增加,但增加的原因仍不清楚。通过分析 Carrollton/Algiers两个地方的数据,再加上子流域及降水数据,研究人员发现,造成这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来自农业流域的重碳
酸盐排放量增加了,而所增加的重碳酸盐并没有被降水量的增加所平衡。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51/n7177/full/nature06477.html
决定生态系统中模式形成的因素
人们一般都会假设,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斑块一定能够反映该生境的一个内在性质。然而来自几个方面的证据表明,内在的生物动态即便是在一个对所涉及生物来说是
均一的生态系统中也能产生特定模式。在实验室之外,我们难以令人信服地用生物相互作用来说明大尺度的模式形成,这主要是因为几乎不可能排除生境变量。 Vandermeer等人利用在一个咖啡种植园中种植的遮荫树的人造特征绕过了这一问题,发现属于一种特定物种的蚂蚁(Azteca instabilis,这种蚂蚁在这些树上作巢)能够形成明显的模式。蚂蚁的种群密度由天敌(主要是一种寄生的蝇)控制,但蚁巢群的分布却有很强的空间特
征,尽管它们的生境是均一的。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VOL. 113, F01002, doi:10.1029/2007JF000769, 2008
http://www.agu.org/pubs/crossref/2008/2007JF000769.shtml
卫星反演的多源观测的历史气候学的全球陆表土壤湿度
一套由卫星反演的的历史气候学的连续的全球陆表土壤湿度资料正在发展。这套土壤湿度资料是由所有可得到的历史主动卫星微波传感器反演而来,包括Nimbus-7 Scanning Multichannel Microwave Radiometer, 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s Program Special Sensor Microwave Imager,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Microwave Imager, and Aqua 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for EOS, 垮越的时间是从1978年9月到2007年年底。这套新资料覆盖了全球,并且整个时间序列上都用了一致的反演方法。湿度的反演是由一个基于辐射传输的陆表参数反演模型进行的。不同的传感器有不同的技术指标,包括主波段,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对这些传感器指标和它们对数据反演的影响进行了讨论。这个模型被详细描述,不同传感器对应的不同数据的质量进行了讨论。展示了不同传感器反演的数据的全球patterns。使用大尺度的土壤湿度观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工作。一般的科学界团体将能获得这套资料。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VOL. 113, D02101, doi:10.1029/2006JD008277, 2008
http://www.agu.org/pubs/crossref/2008/2006JD008277.shtml
为美国东部的陆气相互作用研究重建历史陆表资料和生物物理参数
在过去350年,美国东部的大部分经历了强烈的陆表覆盖变化。这些变化由17世纪的陆地清除开始;接着是广泛的森林采伐,湿地的减少和强烈的土地利用,一直到1920年;然后是发展到今天的森林重建,集约化耕作,城市扩展和土地利用的碎块化。这些变化改变了改变了那些对陆气作用(水分,能量和碳交换)起决定性作用的生物物理属性。为了理解这些土地利用改变的潜在关系,我们发展和分析了20公里分辨率的美国东部的土地覆盖和生物物理属性数据集,时间点包括1650,1850,1920,1992年。我们的方法连接了潜在的植被,县级的普查数据,土壤数据,资源统计数据,Landsat反演的陆表覆盖分类和出版的土地覆盖与利用的历史信息。我们将这些土地利用数据与生物物理参数分类互相一致地连接起来,以刻画历史差异和陆表属性的分布。陆表反照率、植被指数、年落叶指数、冠层高度、表面粗糙度、潜在土壤饱和水势的时间序列(1650,1850,1920,1992年)地图显示了土地利用变化对陆表生物物理属性的深刻影响。尽管很多东部的森林得到恢复,最近陆地景观的平均生物物理属性仍然与早期的显著不同。要理解这种历史变化的结果,需要进行陆气相互作用的模拟实验。